沟谷的隧道效应

被引:4
作者
徐则民
黄润秋
机构
[1] 成都理工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成都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沟谷; 隧道效应; 应力场; 切应力;
D O 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00.04.004
中图分类号
U45 [隧道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深入研究沟谷应力场的一般规律对于岩爆机理和岩爆预测研究是重要的。V字型沟谷应力场的弹性解析解表明 ,在沟谷横断面上 ,存在一个大致平行于沟谷轮廊线的切应力高值区 ;在轮廊线的内法线方向 ,切应力单调减小 ,直至过渡到正常应力区 ,沟谷的隧道效应是显著的。沟谷的下切形成的二次应力场除了关于沟谷中线基本对称外 ,不具备轴对称特征 ,从坡顶到坡角 ,切应力高值区内切应力量级和高值区的宽度逐渐增大 ,在沟谷正下方达到最大 ,甚至有可能突然增大。沟谷深度和坡度越大、构造应力量级越高 ,切应力越大 ;在沟谷横断面上 ,塑性区的厚度具有明显的垂向变化 ,坡顶大 ,中间小 ,沟谷正下方又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ock bursts. Mueller -W.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1
[2]   地下工程中岩爆灾害发生规律与岩爆预测问题的研究 [J].
邹成杰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2, (04) :50-55
[3]   若干电站地下工程建设中的岩爆问题 [J].
陶振宇 .
水力发电, 1988, (07) :40-45
[4]   岩爆的动力断裂判据-D判据 [J].
罗先启,舒茂修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6, (02) :1-5
[5]   岩石断口微观断裂机理分析与实验研究 [J].
刘小明 ;
李焯芬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7, (06) :509-513
[6]  
工程地质研究中的数值分析方法[M].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尚岳全等编著, 1991
[7]  
Theory and the practical problem of rock bursts. Morrison. R. G. K. Engineering and Mining Journal . 1948
[8]  
Seismic research associated with deep level mining; rock burst prediction and vibration damage to buildings in South Africa. Corner -Branko. Geophysics . 1985
[9]  
The effect of gravity on the stablility of a deep tunnel. Detournay 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 Geomechanics Abstracts .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