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CER产品性质探究我国碳交易发展

被引:1
作者
苏小惠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CER; 定价机制; 碳交易; 节能减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20201 ;
摘要
低碳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CDM供应方,碳交易市场潜力巨大。本文通过对于CDM交易中CER产品的价值、价格、风险分析,针对我国碳交易发展,提出加强赤道银行建设、增强产品异质性、提高议价能力、摆脱产业链下游地位、开创衍生品市场等对策,其根本目的是加快研发环保减排技术、提高国民节能环保意识、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引用
收藏
页码:302 / 30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我国碳交易市场展望 [J].
李婷 ;
李成武 ;
何剑锋 .
经济纵横, 2010, (07) :76-80
[2]   国际碳金融市场:现状、问题与前景 [J].
曾刚 ;
万志宏 .
国际金融研究, 2009, (10) :19-25
[3]   略论商品的生态价值 [J].
李明 ;
肖光 .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 (17) :135-137
[4]   碳金融的发展与商业银行的应对 [J].
王元龙 ;
田野 .
中国科技投资, 2009, (07) :56-58
[5]   提高我国在国际碳市场竞争力的研究 [J].
郑爽 .
中国能源, 2008, (05) :11-16
[6]   CDM项目运作的相关问题研究 [J].
郭慧东 .
中国电力, 2006, (11) :85-88
[7]  
货币银行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黄达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