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山地主要植物群落水土保持效益比较

被引:26
作者
刘伦辉
刘文耀
郑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滇中山地; 植物群落; 水土保持效益;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1990.01.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滇中高原为背景,通海县秀山和杞麓湖区为研究对象,通过10m×10m小面积取样试验,针对当地常见的植物群落,分别从植物覆盖,林冠截雨,地表径流,林内枯落物组成、数量和饱和持水量,以及土壤含水率变化等内容进行了两年的试验观测。据观测数据,各群落之保持水土能力为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次生荒草坡>放牧荒草坡>早作地与光秃地。这种群落问的生态效益,基本与自然植被之顺向演替相吻合。为了缓解滇中山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其生物措施是首先应恢复草被,紧接营造各类针阔叶混交林,方能实现改良土壤,涵养水源,调节山洪,逐步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