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工业污染场地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被引:48
作者
刘乙敏
李义纯
肖荣波
机构
[1]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城市; 工业; 污染场地; 环境管理;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3.08.030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近年来,随着"退二进三"、"退城进园"和"产业转移"等政策的实施,中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正面临着重污染工业企业关闭和搬迁问题,城市出现大量工业遗留和遗弃场地。这些受污染的工业场地多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另外,工业污染场地的延迟再开发,会产生生活环境变差、就业机会减少、甚至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社会影响。所以,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严重威胁着城市人居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阻碍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面对工业污染场地目前存在的问题,国家及部分地方政府已针对污染场地的管理、修复及其再开发颁布了诸多文件和技术规范标准。然而,由于工业场地类型的多样性和环境管理学科的交叉性,中国城市工业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完善。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经过20~30年的发展已经在工业污染场地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不仅在环境管理中体现了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理念,而且还立足本国实际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污染场地的责任主体,实现了"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同时还建立了各自的污染场地治理优先名录,实现了污染场地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本文鉴于对这些经验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实际,就城市工业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提出了现阶段亟须解决的两大问题。首先,制定工业污染场地管理的专门法律,明确污染场地的责任主体。我国现有的与污染场地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都比较笼统地提出了污染场地的利益相关方,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则和威慑力的责任追究条款。对于我国这样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大、经济水平不均衡的国家来说,通过地方法律法规的建立明确污染场地的责任主体是一个重要的尝试。其次,构建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系统。我国城市工业污染场地涉及诸多工业行业、污染类型繁多复杂。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对城市工业污染场地进行排查、建立优先污染场地名录是构建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系统的重要内容。此外,我国现有的土壤质量标准和场地评估规范仍存在诸多缺陷,无法满足当前国家城市工业污染场地的管理需要。所以,完善场地评估的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将为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系统的构建提供基础性保障。本文的论述和观点可为我国工业企业关停或搬迁遗留地的决策管理和污染场地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438 / 14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国家环境风险防控与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J].
王金南 ;
曹国志 ;
曹东 ;
於方 ;
毕军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01) :186-191
[2]   场地污染识别与诊断方法探讨 [J].
华小梅 ;
徐建 ;
林玉锁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2, 34 (11) :103-105+109
[3]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中多介质模型的优选研究 [J].
黄瑾辉 ;
李飞 ;
曾光明 ;
袁兴中 ;
梁婕 ;
张钊 ;
唐晓娇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3) :556-563
[4]   发达国家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评估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张红振 ;
於方 ;
曹东 ;
王金南 ;
张天柱 ;
骆永明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2, 34 (02) :105-111
[5]   中国污染场地修复与再开发 [J].
谢剑 ;
李发生 .
环境保护, 2012, (Z1) :15-24
[6]   我国环境标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张晏 ;
汪劲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1) :187-192
[7]   中国污染场地分类管理程序与方法研究 [J].
单艳红 ;
王国庆 ;
张孝飞 ;
林玉锁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2) :75-80
[8]   论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的程序和内容 [J].
蔡五田 ;
张敏 ;
刘雪松 ;
李胜涛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1, 38 (06) :125-134
[9]   风险交流在污染场地管理中的应用 [J].
张亦弛 ;
刘俐 ;
董小林 ;
李发生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1, 33 (08) :103-110
[10]   中国污染场地修复的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 [J].
骆永明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 23 (0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