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特性对特高压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谢惠藩
张尧
夏成军
钟庆
武志刚
林凌雪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交直流系统; 特高压直流; 紧急直流功率支援; 负荷模型; 功角稳定; 电压稳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83 [高电压试验设备及测量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0803 ;
摘要
采用互补群能量壁垒/扩展等面积准则分析多机系统中特高压直流紧急直流功率支援(EDCPS)提高暂态稳定性的机理,研究了大扰动下恒阻抗—恒电流—恒功率(ZIP)静态负荷模型、感应电动机(IM)负荷模型对特高压EDCPS效果的影响,深入分析了送、受端网区ZIP静态负荷模型中不同比例的恒功率有功负荷、恒电流有功负荷、恒阻抗有功负荷及其不同比例感应电动机动态负荷对特高压EDCPS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扰动下IM比ZIP负荷吸收更多有功。送、受端IM负荷对大扰动后EDCPS下的功角稳定性影响是相反的,送端改善其支援效果而受端则恶化其效果;至于全网采用综合模型后相对于ZIP模型对功角的影响,要衡量送、受端网区负荷量的大小,若送端负荷小于受端负荷则恶化支援下的功角稳定性,需适当增大直流提升量或适时提前投入功率支援。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90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成果专辑.[M].刘振亚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  
动态电力系统的理论和分析.[M].倪以信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受端负荷模型对交直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J].
王正风 ;
薛禹胜 ;
杨卫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6, (18) :13-16
[4]   特高压直流输电对系统安全稳定影响研究 [J].
齐旭 ;
曾德文 ;
史大军 ;
方晓松 ;
黎岚 ;
苏宏田 ;
邬炜 .
电网技术, 2006, (02) :1-6
[5]   福州地区负荷模型影响福建电网暂态稳定性的机理 [J].
赵勇 ;
张建平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5, (12) :77-82
[6]   送端感应电动机负荷无功特性对送出极限的影响 [J].
张进 ;
贺仁睦 ;
王鹏 ;
石景海 ;
马瑞 ;
胡国强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5, (04) :24-27
[7]   CCEBC/EEAC方法的定性分析 [J].
廖浩辉 ;
唐云 .
中国科学E辑:工程科学 材料科学, 2004, (07) :818-831
[8]   南方电网中直流输电系统对交流系统的紧急功率支援 [J].
杨卫东 ;
薛禹胜 ;
荆勇 ;
晁剑 ;
黄蔚亮 ;
洪潮 ;
杨彬彬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 (17) :68-72
[9]   非自治非线性多刚体系统运动稳定性的定量分析——兼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 [J].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8, (01)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