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体化到新型集体化:关于中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研究文献的综述

被引:3
作者
李峰
王新霞
贾小玫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集体化; 效率; 土地流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4 [农业合作形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梳理和归纳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大体勾勒出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变进程。分析表明,从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化生产组织形式到关注农民激励的土地家庭承包制,再到地权私有化和新型农业合作社,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内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该领域的研究主题从单纯的生产效率延伸到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以及产权完备性等多方面,引导着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改革的新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对农地再分配制度的重新认识 [J].
赵阳 .
中国农村观察, 2004, (04) :22-30
[2]   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 [J].
Jeffrey Sachs ;
胡永泰 ;
杨小凯 .
经济学(季刊), 2003, (03) :961-988
[4]   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及绩效分析 [J].
杨德才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4) :60-67
[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 [J].
钱忠好 .
管理世界, 2002, (06) :35-45+154
[6]   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归属 [J].
邓大才 .
财经问题研究, 2002, (02) :36-39
[7]   集体农业解体和土地所有权重建:中国与中东欧的比较 [J].
谭秋成 .
中国农村观察, 2001, (03) :2-12+80
[8]   历史上农地经营方式的选择 [J].
赵冈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0, (02) :26-32
[9]   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 [J].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54-65+206
[10]   集体土地制:中国乡村工业发展和渐进转轨的根源 [J].
裴小林 .
经济研究, 1999, (06) :45-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