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黄土高原小流域雨水利用环境效应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
被引:12
作者
:
余海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余海龙
吴普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吴普特
冯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冯浩
汪有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汪有科
机构
: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北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 国家杨陵节水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陵
[4]
陕西杨陵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 国家杨陵节水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陵
来源
:
中国沙漠
|
2005年
/ 01期
关键词
:
雨水利用系统;
环境效应;
指标体系;
计算方法;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323.213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依据雨水利用的理论基础,分析了雨水利用系统的组成,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建立了雨水利用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构建指标体系的程序、方法、原则、结构和内容。并且给出了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在不同尺度上,评价的主导因素不同。依据这一特点和层次分析理论,提出了雨水利用环境效应评价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集水农业技术地区适宜性评价
丁圣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丁圣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国付
曹新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曹新向
[J].
资源科学,
2003,
(02)
: 51
-
55
[2]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建设的环境效应
黄奕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黄奕龙
傅伯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傅伯杰
陈利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陈利顶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1)
: 29
-
32
[3]
半干旱区雨水集流研究进展及其现状
李小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李小雁
龚家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龚家栋
[J].
中国沙漠,
2002,
(01)
: 88
-
92
[4]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陈百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陈百明
张凤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张凤荣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3)
: 197
-
203
[5]
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
崔灵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崔灵周
李占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李占斌
李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李勉
丁文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丁文峰
[J].
中国水利,
2001,
(04)
: 70
-
71
[6]
黄土高原发展集水农业的意义及技术途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小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龙昌
[J].
耕作与栽培,
1999,
(05)
: 4
-
12
[7]
旱农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评价指标
罗其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划所
罗其友
姜文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划所
姜文来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8,
(03)
: 37
-
41
[8]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伯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利顶
马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马诚
[J].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2)
: 17+19+21+18+20+22
-
23
[9]
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M].王礼先;(美)布鲁克斯(K.N.Brooks)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10]
黄土高原区域治理与评价.[M].杨文治;余存祖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
1
→
共 10 条
[1]
集水农业技术地区适宜性评价
丁圣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丁圣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国付
曹新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曹新向
[J].
资源科学,
2003,
(02)
: 51
-
55
[2]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建设的环境效应
黄奕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黄奕龙
傅伯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傅伯杰
陈利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陈利顶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1)
: 29
-
32
[3]
半干旱区雨水集流研究进展及其现状
李小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李小雁
龚家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龚家栋
[J].
中国沙漠,
2002,
(01)
: 88
-
92
[4]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陈百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陈百明
张凤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张凤荣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3)
: 197
-
203
[5]
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
崔灵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崔灵周
李占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李占斌
李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李勉
丁文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丁文峰
[J].
中国水利,
2001,
(04)
: 70
-
71
[6]
黄土高原发展集水农业的意义及技术途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小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龙昌
[J].
耕作与栽培,
1999,
(05)
: 4
-
12
[7]
旱农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评价指标
罗其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划所
罗其友
姜文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划所
姜文来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8,
(03)
: 37
-
41
[8]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伯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利顶
马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马诚
[J].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2)
: 17+19+21+18+20+22
-
23
[9]
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M].王礼先;(美)布鲁克斯(K.N.Brooks)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10]
黄土高原区域治理与评价.[M].杨文治;余存祖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