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顶芽离体诱导小鳞茎及开花球培育

被引:8
作者
黄敏玲
陈诗林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室
[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室 福州
[3] 福州
关键词
亚洲百合; 顶芽; 离体培养; 试管小鳞茎; 开花球培育;
D O I
10.13327/j.jjlau.2004.06.012
中图分类号
S682.2 [球根花卉类];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以亚洲百合顶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诱导小鳞茎及小鳞茎培育开花球研究。结果表明:在BA 1- 2 mg/L+NAA 0.1-0.2 mg/L+MS培养基上,顶芽培养产生丛芽的诱导率高达100%。丛芽在MS+BA 0.5 mg/L+NAA 0.05-0.1 mg/L培养基上不断增殖,并逐渐发育成无根苗,增殖系数为6。激素、蔗糖、光照强 度及低温处理等因素影响小鳞茎诱导,丛芽在MS+IBA 0.5 mg/L+质量分数为4%蔗糖培养基上,光照强度 1.5 klx时,诱导形成小鳞茎效果较好,诱导率100%,平均每株诱导小鳞茎1.5个,小鳞茎直径0.96 cm。小鳞 茎经5℃低温处理2周后,在BA 0.1 mg/L+NAA 0.5 mg/L+MS培养基中诱导出小鳞茎,诱导率82.5%,每块鳞 茎片诱导4.2个小鳞茎,直径0.29 cm。直径0.8 cm以上试管鳞茎,经过5-8℃低温处理4周后,在福建省南 平海拔800 m处栽培8个月,收获的种球中45.8%达到开花球标准。试管鳞茎开花性状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636 / 641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