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7年我国医学期刊自引率与过度自引的界定

被引:20
作者
刘雪立 [1 ,2 ,3 ]
周志新 [1 ,2 ,4 ,3 ]
方红玲 [1 ,2 ,3 ]
盛丽娜 [1 ,2 ,3 ]
秦小川 [5 ]
机构
[1] 新乡医学院期刊社《眼科新进展》编辑部
[2] 河南省科技期刊研究中心
[3]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4] 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
医学期刊; 自引率; 过度自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53.1 [情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1205 ;
摘要
通过对我国884种医学期刊2005~2007年自引率的统计分析,确定了我国医学期刊各年度自引率的正常参考值,从而为界定我国医学期刊的过度自引提供参考依据。调查结果显示,2005~2007年我国医学期刊的自引率分别为0.113±0.124,0.099±0.098和0.092±0.089,呈逐年下降趋势,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01)。2005~2007年,我国医学期刊自引率高限分别为0.316,0.260和0.238。不同专业医学期刊自引率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01或P<0.01),中医学期刊自引率最低,预防医学期刊最高。2007年零自引的期刊共52种,其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为263和0.206,远低于同年所有医学期刊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的平均水平。由此得出结论,不同专业医学期刊自引率存在较大差异;2005~2007年我国医学期刊自引率分别超过0.316,0.260和0.238即为过度自引,3个年度分别有62种(7.01%),68种(7.69%)和66种(7.47%)医学期刊呈现过度自引。期刊维持一定数量的自引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但自引率过高往往存在人为操作因素,将导致期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严重失真。
引用
收藏
页码:624 / 6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自引对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作用的量化研究 [J].
李建辉 ;
王志魁 ;
徐宏 ;
肖志军 ;
孙梦婕 ;
苏洪余 .
编辑学报, 2007, (02) :154-157
[2]   我国医学期刊出版周期与影响因子关系的调查研究 [J].
刘雪立 ;
董建军 ;
周志新 ;
徐刚珍 ;
方红玲 ;
盛丽娜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18 (01) :43-45
[3]   期刊影响因子:研究生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J].
姜春林 ;
张冬玲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03) :86-89
[4]   影响因子(IF)在中文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局限性 [J].
徐兴余 ;
陈志强 .
情报资料工作, 2005, (03) :98-99+110
[5]   关于期刊影响因子在研究生奖学金评选中的应用问题 [J].
张冬玲 ;
姜春林 .
科技管理研究, 2005, (04) :120-121+129
[6]   科技期刊自引情况的国际对比研究 [J].
张玉华 ;
潘云涛 ;
马峥 .
编辑学报, 2005, (01) :74-78
[7]   参考文献的继承性引用、指示性引用和批判性引用与影响因子的标准化 [J].
刘雪立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4, 15 (03) :251-253
[8]   论影响因子及其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J].
崔雷 ;
侯跃芳 ;
张晗 .
医学情报工作, 2003, (04) :241-245
[9]   影响因子在我国科技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分析 [J].
张凌之 .
编辑学报, 2003, (02) :126-127
[10]   影响因子在评价科技成果及科技期刊中的作用 [J].
郭世远 ;
李刚 ;
谭映军 ;
张韶咏 .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1, (05) :4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