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土壤潜在养分(磷和钾)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宇万太
张璐
马强
赵少华
沈善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辽河平原; 潜在养分; 养分库; 动态平衡;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4.0157
中图分类号
S158.3 [土壤肥力与植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 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辽河平原土壤磷钾的自然释放速度和不同施肥制度下的肥料效应以及建立宏大养分库的过程。结果表明 ,N、P肥在下辽河平原对玉米具有极好的增产作用 ,但K肥对玉米暂时不表现增产效果 ;对大豆而言 ,P、K肥效果均很明显。不同施肥处理作物吸收养分之间的差异与产量之间的差异相似 ,但其幅度不同 ,前者明显大于后者 ,表明籽实产量的增长与养分消耗不是等比例的。豆茬土壤的供P状况要优于玉米茬 ;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 ,残留肥料P、K进入速效养分库的量减少 ,不同元素其表现也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黑龙江省农田养分循环与平衡状况的初步探讨 [J].
王英 .
土壤通报, 2002, (04) :268-271
[2]   农业系统中磷肥残效及磷循环研究Ⅰ.作物吸磷量、磷肥残效及土壤有效磷变化 [J].
沈善敏 ;
殷秀岩 ;
张璐 .
应用生态学报, 1992, (02) :138-143
[3]   河北坝上地区山地干草原磷循环的模型 [J].
樊奋成 ;
贾慎修 .
中国草地, 1990, (05) :1-6
[4]   用禾本科作物作参比估测大豆共生固氮量 [J].
刘作新 ;
沈善敏 .
生态学杂志, 1987, (06) :19-21+41
[5]   我国农田养分再循环——潜力和问题 [J].
鲁如坤 ;
时正元 ;
钱承梁 .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05) :1-6
[6]   农田养分再循环研究——Ⅰ.作物秸秆养分的利用率 [J].
时正元 ;
鲁如坤 .
土壤, 1993, (06) :281-285+314
[7]   下辽河平原农业生态系统不同施肥制度的土壤养分收支 [J].
宇万太 ;
张璐 ;
殷秀岩 ;
马强 ;
沈善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2) :1571-1574
[8]   辽西褐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中长期试验Ⅲ.磷和氮在堆腐过程中的循环率及有机肥料中养分利用率 [J].
宇万太 ;
张璐 ;
沈善敏 ;
廉鸿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1) :1407-1409
[9]   农业生态系统中磷循环的研究进展 [J].
周志红 .
生态学杂志, 1996, (05) :62-66
[10]   土壤养分活化途径的探讨 [J].
曹秀华 ;
曲东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04)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