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刺槐人工林生长20年后在环境胁迫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衰退。为了探讨林地土壤对环境胁迫的响应,采用时空序列转换的方法,开展了本项研究。结果表明,未退化、轻度退化刺槐林土壤含盐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变化,随着土层的加深,含盐量逐渐升高,中度退化的林地含盐量表现出先降低后提高的趋势,而重度退化的刺槐林含盐量在空间分布上逐渐降低。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的刺槐林林地的土壤容重与未退化林地相比分别增加了5.75%、8.63%、14.4%;总孔隙度降低了7.4%、10.6%、15.3%。与未退化林相比,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的刺槐林的土壤有机质(全层)含量下降了27.1%、48.7%和56.6%;全氮则分别下降了9.9%、17.9%、32.1%;速效N下降了29.3%、36.7%、43.6%;速效P含量也出现递减。随着刺槐林退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脲酶活性不断降低,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的刺槐林地土壤脲酶活性分别为未退化林地的87.5、56.9%、43.3%;过氧化物酶也呈现类似的趋势,分别为未退化林地的90.8%、77.2%和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