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化视野下行政诉讼目的新论

被引:23
作者
赵清林
机构
[1] 上海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行政诉讼目的; 主观诉讼; 客观诉讼; 抗告诉讼; 当事人诉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含有特定的目的追求,法律目的在法律制度的生命周期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行政诉讼的目的,我国学界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行政诉讼得区分为主观的抗告诉讼、客观的抗告诉讼和当事人诉讼等具体类型,行政诉讼的目的也需要依据不同的诉讼类型分别论定。主观抗告诉讼的目的旨在救济权利,客观抗告诉讼的目的仅为监督行政,当事人诉讼的目的在于解决纠纷。就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所确立的诉讼类型而言,是以主观的抗告诉讼为核心,以客观的抗告诉讼为例外。由此可见,我国行政诉讼的目的是以救济权利为主,以监督行政为辅,但并不具有解决纠纷的目的。进而,强调行政诉讼的权利救济目的,不仅有助于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实施走出传统困境,而且对于行政诉讼制度的科学、合理设计,对于解决我国当下行政诉讼实践中面临的滥用诉权这一突出问题,都具有重要助益。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行政诉讼目的论.[D].刘东亮.中国政法大学.2004, 04
[2]  
行政诉讼目的论.[D].胡卫列.中国政法大学.2003, 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解读.[M].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
[4]  
行政诉讼性质研究.[M].孔繁华; 著.人民出版社.2010,
[5]  
纠纷解决.[M].范愉; 李浩;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  
日本行政法学基础理论.[M].江利红; 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7]  
日本行政诉讼法.[M].江利红; 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8]  
法理学.[M].(德)魏德士(BerndRuthers)著;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
[9]  
行政法.[M].翁岳生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0]  
民事诉讼法.[M].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