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幔化学不均一性与块体地球化学边界研究

被引:32
作者
朱炳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壳幔化学不均一性,同位素填图,地球化学急变带,超大型矿床,油气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1 [地球的化学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壳幔派生岩石的多元同位素体系研究表明,地球存在块体的化学不均一性,可划分出地球化学省,并以地球化学急变带作为边界。全球总体上分成东冈瓦纳(如华夏与青藏—印支)、西冈瓦纳、太平洋(如佳木斯、中蒙古、辽胶渤、北疆—南戈壁)与劳亚(如华北、中朝、兴安、塔里木等)四种类型的地球化学省。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球物理场变化存在密切关系。在构造上,地球化学急变带可分成构造显性与构造隐性两种类型。应用深、浅构造立交模型及其相互转化可对两种类型地球化学急变带的出现作出较合理的解释。地球化学急变带,特别是急变带的转折端对超大型矿床和成矿密集区的分布有密切控制作用;显性急变带主要表现为与动力变质和岩浆活动有关的改造成矿作用,隐性急变带主要表现为火山与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具有工业意义的油气田均位于构造隐性急变带与中新生代盆地的立交地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地球化学急变带的元古宙基底特征及其与超大型矿床产出的关系.[J].朱炳泉;常向阳;邱华宁;孙大中.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8, S2
  • [2] 黄山-温州地球化学剖面及廊区解析
    朱炳泉
    王一先
    王慧芬
    陈道公
    陈多福
    [J]. 地球化学, 1997, (02) : 6 - 18
  • [3] 红河成矿带壳幔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年代学研究
    邹日
    朱炳泉
    孙大中
    常向阳
    [J]. 地球化学, 1997, (02) : 51 - 61
  • [4] 矿石Pb同位素三维空间拓扑图解用于地球化学省与矿种区划
    朱炳泉
    [J]. 地球化学, 1993, (03) : 209 - 216
  • [5] 地球科学中同位素体系理论与应用.[M].朱炳泉等著;.科学出版社.1998,
  • [6] 滇中元古宙铁铜矿床.[M].孙克祥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