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文龙
张润杰
机构
[1]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2] 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
[3] 广东广州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 虫态; 历期; 生物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3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室内和田间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成虫羽化大多在10:00~14:00羽化。其羽化率为70%~95%,性比为1∶1,成虫寿命在平均气温30 7℃时,1~4d;平均气温18 9℃时,最长达24d。雌成虫用产卵器刺破叶表皮取食,每雌24h内平均可造成11个取食点,雄成虫在雌成虫造成的取食点上取食。成虫具有趋光性、趋绿性、趋上性和趋黄性,一张18 4cm×14 8cm的诱虫黄卡20d可诱杀成虫2280头。卵历期在平均气温28 6℃时,为3~4d,19 5℃时为10d,15 4℃时为14d。幼虫历期在平均气温23 6℃时为4d,19 5℃时为6d,19 1℃时为8d,幼虫在豇豆上的潜道平均长76cm,潜食速度随着龄期增大而加快。前蛹期一般为2 1~3 5h,前蛹具负趋光性。蛹历期在平均气温28 02℃条件下为8~9d,蛹期与温度呈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斑潜蝇的生态学与持续控制.[M].康乐著;.科学出版社.1996,
[2]  
瓜菜斑潜蝇.[M].农业部全国植保总站编译;.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