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聚类分析与TRIZ相结合的专利群规避设计方法与应用

被引:48
作者
江屏 [1 ,2 ]
王川 [1 ,2 ]
孙建广 [1 ,2 ]
檀润华 [1 ,2 ]
机构
[1] 河北工业大学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
专利规避设计; IPC聚类; 专利群; TRIZ;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06 [专利研究];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专利壁垒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市场竞争中的重要障碍,借助专利所提供的技术信息,通过专利的IPC聚类分析与技术成熟度结合,确定待规避的专利群及专利规避目标;应用元件权重分析提取专利群的技术特征,根据专利规避目标明确规避现有专利技术范围的技术研发方向;以技术研发方向为指导建立创新中所要解决发明问题的TRIZ标准化模型,并应用TRIZ的知识工具解决该发明问题,得到专利规避设计的原理解,结合现有专利技术的优势开发出具有创新性技术的新产品,从而实现了对现有专利群的创新规避设计。以封隔器为实例,应用IPC聚类分析与TRIZ结合的专利群规避设计流程进行封隔器的专利规避设计,开发了二次坐封封隔器并申请了相关专利。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封隔器系统工作行为仿真研究.[D].湛精华.西南石油大学.2005, 01
[2]  
TRIZ及应用.[M].檀润华;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基于功能裁剪的专利规避设计 [J].
江屏 ;
罗平亚 ;
孙建广 ;
檀润华 .
机械工程学报, 2012, 48 (11) :46-54
[4]   IPC分类法在科技查新工作中的应用 [J].
马磊 ;
宋建玮 .
图书馆学刊, 2012, 34 (03) :32-34
[5]   美国专利壁垒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企业的因应之道 [J].
姚新超 .
国际贸易, 2010, (09) :59-66
[6]   企业应对专利壁垒之策略探析 [J].
石陆仁 .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9, (10) :68-69
[7]   基于核心专利分析对技术创新应用发展的研究 [J].
贾佳 ;
孙济庆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01) :79-81
[8]   我国封隔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J].
张立新 ;
沈泽俊 ;
李益良 ;
张国文 ;
高向前 .
石油机械, 2007, (08) :58-60+74+80
[9]   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战略初探 [J].
魏纪林 ;
龙丹 ;
魏芳 ;
李序南 .
法学杂志, 2005, (04) :47-49
[10]  
国际专利壁垒的发展趋势及我国企业的应对措施.[J].姚新超.对外经贸实务.200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