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放牧强度对小嵩草草甸两季轮牧草场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董全民 [1 ]
赵新全 [2 ]
马玉寿 [1 ]
施建军 [1 ]
王彦龙 [1 ]
李世雄 [1 ]
杨时海 [1 ]
盛丽 [1 ]
机构
[1]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放牧强度; 盖度; 优势度; 相似性系数; 多样性指数;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1.0297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基于小嵩草(Kobresia parva)草甸连续2年的牦牛放牧控制试验,研究了暖季和冷季放牧草场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年的放牧期内,小嵩草草甸2季草场优良牧草的盖度随放牧强度的提高呈降低趋势,而杂草的盖度呈增加趋势;2季草场对照、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组的优势种均为小嵩草和垂穗披碱草,但暖季草场重度放牧下主要优势种变为鹅绒委陵菜和阿拉善马先蒿,冷季草场重度放牧下小嵩草和鹅绒委陵菜为主要优势种;放牧强度之间的差异越大,2季草场各放牧处理间群落的相似性程度越低,说明放牧强度是引起群落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群落变化的主导因子。2季草场各放牧处理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在对照组最低,中度放牧组最高,其指数排序为:对照<轻度放牧<重度放牧<中度放牧,这一结果支持"中度干扰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233 / 22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hickman, David C.Hartnett, Robert C. Cochran and Clenton E. owensbY, 2004. Grazing management effects on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in tallgrass prairie. Karen R. 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 .
[2]   内蒙古高原针茅草原群落β多样性研究 [J].
白永飞 ;
邢雪荣 ;
许志信 ;
李德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408-412
[3]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及啮齿动物作用的研究 [J].
刘伟 ;
周立 ;
王溪 .
生态学报, 1999, (03) :88-94
[4]  
The Role of Disturbance in Natural Communities[J] . W P Sousa. &nbsp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 1984
[5]  
SPECIES RICHNESS IN A SUCCESSIONAL GRASSLAND: EFFECTS OF NITROGEN ENRICHMENT AND PLANT LITTER[J] . Bryan L. Foster,Katherine L. Gross. &nbspEcology . 1998 (8)
[6]   放牧草地群落的冗余与补偿 [J].
张荣 ;
杜国祯 .
草业学报, 1998, (04) :14-20
[7]   不同放牧密度对草原植被特征的影响分析 [J].
王德利 ;
吕新龙 ;
罗卫东 .
草业学报, 1996, (03) :29-34
[9]   放牧生态学与牧场管理 [J].
夏景新 .
中国草地, 1993, (04) :64-70
[10]   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植被演替规律的数量分析 [J].
周兴民 ;
王启基 ;
张堰青 ;
赵新全 ;
林亚平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87, (04) :27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