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继·契合·沟通——结构主义视角下的人民调解

被引:12
作者
曾令健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人民调解; 结构主义; 积极型国家; 乡土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基于结构主义视角,本文一般化地概括了人民调解的结构样态。在人民调解的过程与结果层面均突显合意、契合和自治诸特征。在积极型国家与乡土社会的二元分划语境下,人民调解系一条制度性通道。迈向实践的人民调解研究和"行动者—结构"分析框架分别是人民调解研究可能的拓展方向及分析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从血缘群到公民化:共和国时代安徽农村宗族变迁研究 [J].
王朔柏 ;
陈意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1) :180-193+209
[2]   《教民榜文》所见明初基层里老人理讼制度 [J].
韩秀桃 .
法学研究, 2000, (03) :137-147
[3]  
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 洪冬英.华东政法大学. 2007
[4]  
法社会学原理[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奥) 埃利希, 2009
[5]  
宋村的调解[M]. 法律出版社 , 董磊明, 2008
[6]  
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徐昕, 2008
[7]  
社会结构[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英) 洛佩兹, 2007
[8]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 华夏出版社 , (美) 特纳, 2006
[9]  
论私力救济[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徐昕[著], 2005
[10]  
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M]. 法律出版社 , 顾培东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