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控制通气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在ARDS治疗中的比较

被引:4
作者
林群
机构
[1] 鞍山市中心医院ICU
关键词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 肺保护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3.8 [呼吸衰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对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ARDS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PCV组和VCV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均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及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PCV组通气24h气道峰压低于VCV组,而平均气道压高于VCV组;两组治疗后心率显著减慢,PCV组改善更明显;两组同时点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24h后PaO2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CV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对ARDS患者在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时,PCV和VCV通气模式均可改善氧合,防止气压伤的发生,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PCV模式控制气道峰压更有效;主张ARDS患者尽量采用PCV模式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457 / 145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策略的转变 [J].
朱铁楠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7, (10) :60-63
[2]  
机械通气的新模式[J]. 俞森洋.世界医学杂志. 2003 (05)
[3]  
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俞森洋主编, 2000
[4]   Pulmonary and extrapulmonary forms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J].
Pelosi, P ;
Caironi, P ;
Gattinoni, L .
SEMINARS IN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01, 22 (03) :2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