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孢粉资料探讨我国西北地区第三纪时期的干旱化及其与季风的关系

被引:16
作者
宋之琛
王伟铭
毛方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干旱化; 植被; 季风; 第三纪; 中国西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文章依据孢粉资料讨论我国西北地区第三纪时期植被的演变情况,认为始新世时古地中海和副古地中海(Paratethys)自南亚及中亚地区的撤退,以及中新世时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东亚季风的屏蔽,都对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起了重大作用。上新世中期开始的青藏高原的持续隆起和冬季风(寒流)的劲吹,使本地区植被成分更趋单调,演变成荒漠型植被,气候更趋干旱。根据孢粉资料推测:太平洋季风至少在中中新世已经形成并可伸展至兰州地区,而印度洋季风有可能是同时出现的,并可侵袭到目前的甘肃南部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he Southern Laurasian and Northern Gondwana Provinces and the Aquilapollenites and Normapolles palynofloras in East Asia [J].
Song, ZC ;
Huang, F .
CRETACEOUS RESEARCH, 1997, 18 (01) :1-15
[2]   依据Altingiaceae和Juglandaceae孢粉化石探讨我国第三纪植物群及气候特征 [J].
黄翡 ;
宋之琛 .
古生物学报, 2002, (02) :232-240
[3]  
Neogene oxygen isotopic stratigraphy;ODP Site 1148;northern South China Sea.[J].赵泉鸿 ;翦知湣 ;王吉良 ;成鑫荣 ;黄宝琦 ;徐建 ;周震 ;房殿勇 ;汪品先.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1, 10
[4]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雅龙乡中新世孢粉组合 [J].
王伟铭 .
古生物学报, 1989, (06) :786-802+835
[5]  
CRETACEOUS AND PALAEOGENE PALYNOFLORAS AND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ROCKS IN CHINA.[J].宋之琛;黎文本;何承全.Science in China;Ser.B.1983, 05
[6]   甘肃酒泉第三纪红色岩系的孢子花粉组合及其在地质学和植物学上的意义 [J].
宋之琛 .
古生物学报, 1958, (02) :159-16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