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导向核素内放射治疗

被引:2
作者
董永华
林贵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放射性微球; 肿瘤组织; 肝动脉灌注; 碘油; 碘化油; 诊断剂; 肝癌介入; 放射治疗; 转移性肝癌; 继发性肝癌; 正常肝组织; 核素; 放射性肝炎; 导向治疗; 肿瘤大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长期以来,肝癌的体外放射治疗一商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其主要原因在于2000~3000cGy 的吸收剂量不足以控制肿瘤的生长;超过此剂量则会引起放射性肝炎。Kaplan 和Begshaw 在1968年设想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内放疗加体外放疗来减少放射性肝炎的发生。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这一设想有了实现的可能性。人们在栓塞剂的研究中发现:碘油(Lipiodol)和微球(Micros-phere)能选择性地积聚于肿瘤组织内而正常肝组织却很少积聚或被排泄掉。这种具有“载体”功能的栓塞剂即被用于携带放射性核素进行肿瘤内放射治疗的研究。介入技术将它们送到肿瘤的供养动脉口后释放,载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4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