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0 MHz地闪、云闪及NBE事件的辐射场频谱特征分析

被引:6
作者
蓝渝 [1 ]
张义军 [1 ,2 ]
吕伟涛 [1 ]
郑栋 [1 ]
陈绍东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广东省防雷中心
关键词
闪电; 回击; 窄偶极性脉冲; 云闪; 频谱; 辐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宽带傅立叶分析法对2008年7月30日和8月4日两次雷暴过程中,距离观测点5~20km范围内的55次负地闪回击过程,33次云内闪电过程以及20次双极性窄脉冲事件(NBE)的电磁辐射信号进行了观测分析,得到地闪回击、云闪放电初始阶段以及双极性窄脉冲事件在0.1~40 MHz频带宽度下的电磁辐射能量谱密度。结果表明,这三类闪电放电过程的辐射频谱波形均呈现出随频率增加、幅值减小的趋势,但在辐射强度和衰减速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负地闪回击幅频波形在6~28MHz频段上衰减速率相对缓慢;云闪初始阶段在全频带上始终遵循f-1.2~f-1.4之间的衰减率递减,且其频谱幅值与地闪回击的辐射能量谱幅值相差不大;NBE事件在0.1~40 MHz频带中辐射能量谱幅值基本都明显大于其他两类闪电放电过程,特别是在10 MHz以上的HF、VHF频带上其差异可达到20 dB。
引用
收藏
页码:1025 / 10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闪电放电通道的三维结构特征 [J].
张义军 ;
Paul R.Krehbiel ;
刘欣生 ;
张广庶 .
高原气象, 2003, (03) :217-220+315
[2]   云闪放电通道发展及其辐射特征 [J].
董万胜 ;
刘欣生 ;
张义军 ;
王怀斌 .
高原气象, 2003, (03) :221-225
[3]   25~100MHz频段闪电脉冲辐射能量频谱特征 [J].
董万胜 ;
刘欣生 ;
张义军 ;
陈慈萱 ;
王建国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3) :104-107
[4]  
Polarity inverted intracloud discharges and electric charge structure of thunderstorm[J]. ZHANG Yijun, P. R. Krehbiel & LIU Xinsheng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Lanzhou 730000, China;New Mexico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Socorro, New Mexico, US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2(20)
[5]   闪电的20 MHz辐射与放电过程 [J].
郄秀书 ;
刘欣生 ;
王怀斌 .
高原气象, 1990, (01) :93-97
[6]   闪电辐射场的宽带频谱测量及地闪首次回击放电参数的估算 [J].
郄秀书 ;
郭昌明 ;
张广庶 .
高原气象, 1988, (04) :312-320
[7]  
雷电与人工引雷[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王道洪等编著, 2000
[8]   Implications of x-ray emission from lightning [J].
Dwyer, JR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4, 31 (12) :L121021-4
[9]   Broadband radio interferometry for lightning observations [J].
Shao, XM ;
Holden, DN ;
Rhodes, CT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996, 23 (15) :1917-1920
[10]  
Lightning Physics and Effects. Rakov.V.A,Uman.M.A.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