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断裂构造带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演化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严国柱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形成演化; 基本特征; 展布; 印支运动; 造山运动; 广从断裂; 地质构造; 盆地; 断裂构造;
D O I
10.13512/j.hndz.1986.04.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广州—从化断裂构造带(以下简称广从断裂带)位于恩平—新丰断裂构造带的中段,后者北东起自连平、新丰,往南西经从化、广州、高明、恩平而达阳江。连平再往东北、尚可延至冮西定南、龙南和安远一带;阳江再向西南,则又斜切海陵岛后而潜入南海海域,全长约600公里。其总体走向北东40°,西南端撒开呈帚状,东北端作舒缓波状延伸,断面主要倾向北西,倾角40°—60°,平行伴生的次级断裂发育,是我国东南沿海深断裂系北东至北北东向中、新生代以来强烈活动的断裂构造带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8 / 2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断裂构造对珠江三角洲形成和发展的控制作用 [J].
黄玉昆 ;
夏法 ;
陈国能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3, (03) :316-327
[3]   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的演化规律及其成因机制的初步探讨 [J].
谭忠福 ;
张启富 .
地质学报, 1983, (01) :43-50+108
[4]   试论中国滨太平洋带的印支运动 [J].
崔盛芹 ;
李锦蓉 .
地质学报, 1983, (01) :51-62
[5]   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的形成及演化 [J].
郭令智 ;
施央申 ;
马瑞士 .
地质学报, 1983, (01) :11-21
[6]   广东及其邻区的华夏系方向构造 [J].
刘昌森 ;
水涛 .
地质科学, 1979, (03) :195-204
[7]  
构造地质论丛.[M].构造地质论丛编辑部编;.地质出版社.1981,
[8]  
华南沿海区域断裂构造分析.[M].刘以宣著;.地震出版社.1981,
[9]  
地质力学论丛.[M].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77,
[10]  
地质力学论丛.[M].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