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工程稻1号高产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2
作者
邹冬生,唐湘如,黄见良,胡久清,彭克勤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2]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系
[3] 湖南农业大学基础科学部
关键词
水稻;栽培;产量;机理/遗传工程稻1号;
D O I
10.13331/j.cnki.jhau.1995.04.001
中图分类号
S511.104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从生理生化、形态解剖和栽培生态入手,对遗传工程稻1号(GER-1)高产形成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观测分析,结果指出:GER-1光合效率高,光合产物形成量足,库容量大,光合产物转运速率较高且流向合理,因而表现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籽粒充实度好,以至在适宜的栽培生态条件下较目前丰产性好的汕优63增产.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遗传工程水稻GER─1试种结果初报 [J].
邹冬生 .
湖南农业科学, 1994, (01) :10-11
[2]   遗传工程水稻研究(一)附视频 [J].
万文举 ;
彭克勤 ;
邹冬生 .
湖南农业科学, 1993, (01) :12-13
[3]   大穗型水稻的物质生产特性与产量能力的研究 [J].
戚昌瀚 ;
贺浩华 ;
石庆华 ;
曾宪江 .
作物学报, 1986, (02) :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