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近岸海域腹泻性贝类毒素分析

被引:28
作者
吴施卫
张纯超
卢楚谦
刘景钦
梁谦林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南海近岸海域; 腹泻性贝毒素; 小白鼠生物法; 贝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近年来南海近岸海域贝类样品的腹泻性贝毒素小白鼠生物法检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广西主要的染毒海域是涠洲赤控区、铁山港及防城港等地,海南主要的染毒海域是陵水赤控区、海口、莺歌海、三亚及洋浦等地,广东主要的染毒海域是大鹏湾赤控区、大亚湾及北津港等地;广西的涠洲赤控区、海南的陵水赤控区及广东的大鹏湾赤控区DSP毒素含量值较高;在染毒的贝类种类方面,广西和海南比较有普遍性,广东主要以华贵栉孔扇贝和翡翠贻贝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HPLC分析检测我国沿海双壳贝类体内赤潮毒素 [J].
刘仁沿 ;
付云娜 ;
关道明 .
海洋环境科学, 2004, (01) :70-72
[2]   广东沿海赤潮的特点及成因研究 [J].
钱宏林 ;
梁松 ;
齐雨藻 .
生态科学, 2000, (03) :8-16
[3]   腹泻性贝毒及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附视频 [J].
陈则玲 ;
付云娜 ;
巩宁 .
海洋通报, 2000, (01) :73-78
[4]   利玛原甲藻腹泻性毒素的生物学测定 [J].
邱德全,林永水,周近明,熊仕林 .
热带海洋, 1996, (04)
[5]  
SN 0294-1993. 出口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S].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