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6年杭州市三岁以上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变化趋势

被引:89
作者
张冰 [1 ,2 ]
陈志敏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
[2] 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儿科
关键词
支原体; 肺炎; 体征和症状; 儿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6 [小儿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总结2000-2006年杭州市3岁以上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临床特征变化趋势。方法研究对象为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岁以上MP肺炎患儿288例,比较3个时间段(2000-2002年,2003-2004年,2005-2006年)MP肺炎的临床表现、胸X线片及治疗转归的变化趋势。结果 (1)发热与热程变化:共281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占97.6%,不同时段患儿热程中位数分别为7.2 d,8.5 d和11.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呼吸道症状:3个时段患儿呼吸道症状包括喘息/呼吸困难(6.1%,9.9%,16.3%)、寒战(6.9%,11.3%,19.8%)、胸痛(12.2%,15.5%,22.1%)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87,11.46,5.21,P<0.05)。(3)3个时段肺外损害发生率(13.0%,38.0%,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27,P<0.01)。(4)胸X线片改变:主要表现为大片状阴影,2005-2006年30.2%患儿伴有胸腔积液、肺不张等肺内并发症,不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与转归: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对MP肺炎的治疗效果在不同时段间比较,有效率逐渐下降。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后发热的持续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2 d,4.5 d,6.2 d,住院天数中位数分别为7.0 d,8.7 d,11.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0-2006年杭州市3岁以上儿童MP肺炎呈现发热时间延长,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发症和肺外损害发生率增加,难治和重症MP肺炎病例明显增多的趋势。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中的若干问题 [J].
陆权 ;
车丈细 .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07, 34 (04) :235-238
[2]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J].
韩旭 ;
辛德莉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 (16) :1101-1103
[3]   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 [J].
黄海辉 ;
张婴元 ;
黄绍光 ;
陆权 ;
周新 ;
修清玉 ;
王岱明 ;
吴卫红 ;
汪复 .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 (06) :321-324
[4]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 [J].
王洪通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2) :996-998
[5]  
实用儿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原主编], 1996
[6]  
Mechanisms of Drug Resistance in Mycoplasma pneumoniae[J] . C. M. Bebear,S. Pereyre.Current Drug Target -Infectious Disorders . 2005 (3)
[7]  
Incidence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children caused by Mycoplasma pneumoniae: Serological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primary health care[J] . MattiKorppi,TarjaHeiskanen‐Kosma,MarjaanaKleemola.Respirology . 2004 (1)
[8]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Chlamydia pneumoniae caus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 in paediatric patients [J].
Principi, N ;
Esposito, S .
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 2002, 15 (03) :29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