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不同海拔典型植被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108
作者
刘秉儒 [1 ,2 ]
张秀珍 [1 ]
胡天华 [3 ,2 ]
李文金 [4 ]
机构
[1]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林业局贺兰山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
[3]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4]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贺兰山; 海拔梯度; 植被带;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 磷脂脂肪酸甲酯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研究近年来受到和植物动物一样的重视程度,但是干旱风沙区微生物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的多样性分布规律尚未揭示。以处于干旱风沙区的贺兰山不同海拔的6个典型植被带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Biolog微平板法和磷脂脂肪酸甲酯法(FAMEs)系统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特征以及在不同植被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随海拔增加发生变化,且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Biolog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依次是:亚高山草甸>寒温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温性针叶林>山地旱生灌丛>荒漠草原,随海拔的升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总体上均表现出增大的趋势,差异显著(P<0.05);FAMEs分析表明不同海拔的微生物区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寒温性针叶林土壤微生物磷酸脂肪酸生物标记的数量和种类均最高,且细菌、真菌特征脂肪酸相对含量也最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次序是:寒温性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温性针叶林带>亚高山草甸>山地旱生灌丛>荒漠草原。研究结果表明贺兰山海拔梯度的微生物多样性分布规律不同于已有的植物多样性"中部膨胀"研究结果,这说明在高海拔地区有更多的适合该生境的微生物存在,这对维持干旱风沙区的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211 / 72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中亚热带三种典型阔叶树种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响应 [J].
张圣喜 ;
陈法霖 ;
郑华 .
生态学报, 2011, 31 (11) :3020-3026
[2]   压砂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 [J].
陈宏灏 ;
张蓉 ;
张怡 ;
王芳 ;
高立原 .
土壤通报, 2011, 42 (01) :51-55
[4]   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的重大意义与研究内容 [J].
刘秉儒 ;
璩向宁 ;
李志刚 ;
胡天华 .
宁夏农林科技, 2010, (01) :53-54+28
[5]   添加豆科植物对弃耕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J].
秦燕燕 ;
李金花 ;
王刚 ;
李文金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3) :55-60
[6]   不同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Biolog-GN板碳源的利用 [J].
郑华 ;
陈法霖 ;
欧阳志云 ;
方治国 ;
王效科 ;
苗鸿 .
环境科学, 2007, (05) :1126-1130
[7]   试论贺兰山植物多样性的若干特点 [J].
郑敬刚 ;
张景光 .
干旱区地理, 2005, (04) :110-114
[8]   贺兰山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异 [J].
梁存柱 ;
朱宗元 ;
王炜 ;
裴浩 ;
张韬 ;
王永利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3) :361-368
[9]   Plant biodiversity patterns on helan mountain, China [J].
Jiang, Yuan ;
Kang, Muyi ;
Zhu, Yuan ;
Xu, Guangcai .
ACTA OECOLOG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LOGY, 2007, 32 (02) :125-133
[10]  
A Review of Methods for Studying Microbial Diversity in Soils 1 1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No. 2002CB111505)..[J].Bing-Ru LIU;Guo-Mei JIA;Jian CHEN;Gang WANG.Pedosphere.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