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与主要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29
作者
李金娟
杨荣师
机构
[1] 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及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污染水平; 气象因素; 贵阳市;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11.01.003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2008年7月-2009年4月,作者对贵阳市4个点(蔡家关、市中心、水泥厂和花溪)的TSP和PM10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其污染特征,并探讨了白天和夜间PM10浓度与主要气象因素(相对湿度、风速、气压和温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贵阳市TSP与PM10日均浓度范围分别为:48.1~985.8,32.5~595.4μg/m3;对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日均值,贵阳市TSP和PM10的超标率分别为2%,45%,PM10/TSP比值范围为0.30~0.99,平均为0.70;4个采样点TSP和PM10浓度在季节上的变化规律大小顺序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在空间上的规律大小顺序为:水泥厂,蔡家关,市中心,花溪.PM10质量浓度与主要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表明,白天PM10浓度与相对湿度、风速、气压和温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9,-0.33,0.23和0.18,夜间PM10与相对湿度、风速、气压和温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25,-0.5,0.18和0.11.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及成因分析 [J].
朱金山 ;
王定勇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0 (11) :109-113
[2]   北京市大气悬浮颗粒物TSP和PM10的季节变化特征 [J].
荆俊山 ;
傅刚 ;
陈栋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539-541
[3]   焦作市PM污染状况及相关气象条件分析 [J].
张森林 ;
李新新 ;
郑继东 ;
胡斌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593-596
[4]   2004年中国典型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污染差异分析 [J].
张琪敏 ;
赵景波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33-36
[5]   漯河市环境空气中TSP和PM10的相关性分析 [J].
贾素平 ;
肖芳 ;
王艳蝶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1) :7-8
[6]   富阳市区空气中PM10与TSP比值的初步研究 [J].
柴群宇 ;
周兆木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S1) :44-45
[7]   阿尔山市TSP(总悬浮微粒)浓度变化与气象因素关系探讨 [J].
关丽娜 ;
荣桂芬 .
内蒙古环境保护, 2006, (04) :79-81
[8]   宝鸡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与综合评价 [J].
王陆军 ;
廖晓芬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54-157
[9]  
总悬浮颗粒物(TSP)与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污染状况比较[J]. 陈建发,余华.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3(04)
[10]  
总悬浮颗粒物(TSP)与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污染状况比较[J]. 陈建发,余华.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