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潜能、地理溢出与工业集聚——基于非线性空间门槛效应的经验分析

被引:52
作者
赵增耀
夏斌
机构
[1]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关键词
市场潜能; 地理溢出; 工业集聚;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2.11.006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类型的市场潜能对于工业集聚的重要性和影响不同。本文构建了包括国内外市场在内的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计量模型,使用我国200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着重分析了市场潜能与工业集聚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工业集聚的地理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工业集聚的实现可以依靠本地市场潜能、国内周边地区市场潜能和国外市场潜能。国内市场潜能、国外市场潜能与工业集聚具有非线性关系。国内市场潜能和工业集聚之间呈现"U"型关系,只有国内市场潜能跨越特定门槛值时,工业集聚效应才能逐步实现。国外市场潜能则存在双门槛效应,国外市场潜能越高,工业集聚效应越显著。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市场潜能之间存在互补(替代)关系;同时我国工业集聚具有明显的地理溢出特征。本文的政策含义:针对区域市场潜能特征和互补(替代)关系,应采取差异化的市场潜能培育策略,并重视邻近地理溢出对本地工业集聚的影响,从而促进工业空间布局从"中心—外围"向"效率—公平"模式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FDI溢出与区域技术差距的双门槛效应研究 [J].
李燕 ;
韩伯棠 ;
张庆普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2) :220-229
[2]   地区市场潜能、出口开放与我国工业集聚效应研究 [J].
孙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7) :47-60
[3]   FDI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 [J].
贺胜兵 ;
杨文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44-55
[4]   市场规模与中国省区的产业增长 [J].
黄玖立 ;
黄俊立 .
经济学(季刊), 2008, (04) :1317-1334
[5]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空间面板分析 [J].
王火根 ;
沈利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2) :98-107+149
[6]   市场潜能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基于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刘修岩 ;
殷醒民 ;
贺小海 .
世界经济, 2007, (11) :56-63
[7]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J].
何江 ;
张馨之 .
南方经济, 2006, (05) :44-52
[8]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 [J].
金煜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6, (04) :79-89
[9]   对外贸易、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 [J].
黄玖立 ;
李坤望 .
经济学(季刊), 2006, (02) :733-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