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群体与人的发展

被引:18
作者
郑永廷
昝玉林
机构
[1] 中山大学社科系
关键词
网络群体; 社会关系; 人的发展; 个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个人(社会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逐渐普及,网络交往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重要交往方式。在网络交往基础上形成的网络群体,是网络时代人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现代人的本质、需要、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是,沉迷于线上的网络群体生活也容易使群体成员的发展出现新的片面性乃至异化,所以,处理好网络群体与现实群体之间的关系,增强人在网络面前的主体性是网络时代的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信息的社会层面.[M].(美)约翰·希利·布朗(JohnSeelyBrown);(美)保罗·杜奎德(PaulDuguid)著;王铁生;葛立成译;.商务印书馆.2003,
[2]  
社会学.[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互联网心理学.[M].(美)PatriciaWallace著;谢影;苟建新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  
人学原理.[M].黄楠森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5]  
现代性的后果.[M].(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6]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
[7]  
帕夫雷什中学.[M].(苏)В.А.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60,
[9]   信息高速公路与未来社会五大趋势 [J].
王恬 .
社会学研究, 1997, (03) :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