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和黑芥种间杂种的获得及鉴定

被引:8
作者
温贵聚 [1 ]
赵泓 [2 ]
郭仰东 [1 ]
刘凡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种间杂交; 大白菜; 黑芥; 杂种鉴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34 [白菜类];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为丰富大白菜的抗病基因类型,特别是培育根肿病抗性种质,以品质优良的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L.pekinensis)自交系为母本,具有黑腐、根肿病抗性的野生黑芥(B.nigra)为父本,通过种间杂交,获得了13株杂种植株。利用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3种方法对杂种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杂种的花粉活力及其育性。结果表明:杂种表型介于白菜和黑芥双亲之间,SRAP分子标记结果的聚类分析表明杂种在DNA水平上更趋向于白菜母本。F1雄蕊发育不好,花粉育性低,13株杂种中,仅获得杂种H4的回交后代。杂种H4的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超过18条,约48%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6条,超过了预期杂种染色体的数目。不育F1植株染色体数目等于和少于18条,结果提示杂种育性和细胞染色体数目有一定关系,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提高了杂种的育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J].
张德双 ;
张凤兰 ;
王永健 ;
余阳俊 ;
赵岫云 ;
徐家炳 ;
方智远 .
华北农学报, 2007, (06) :53-59
[2]   埃塞俄比亚芥和白菜型油菜远缘杂种F的鉴定 [J].
江莹芬 ;
田恩堂 ;
陈伦林 ;
孟金陵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02) :209-212
[3]   白芥×甘蓝F代及BC代单体异附加系的GISH分析 [J].
魏文辉 ;
张苏锋 ;
李均 ;
王力军 ;
陈波 ;
方小平 ;
王转 ;
罗莉霞 .
科学通报 , 2006, (21) :2490-2494
[4]   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J].
孙保亚 ;
沈向群 ;
郭海峰 ;
周永红 .
中国蔬菜, 2005, (04) :34-37
[5]   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及抗根肿病育种研究进展 [J].
司军 ;
李成琼 ;
任雪松 ;
肖崇刚 .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02) :69-72
[6]   高频率产生芸苔属非整倍体和纯合植株及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J].
李再云 ;
刘焰 ;
M.Ceccarelli ;
S.Minelli ;
A.Contento ;
P.G.Cionini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2, (03) :218-224+289
[7]   大白菜转育新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J].
张德双 ;
徐家炳 ;
曹鸣庆 ;
张凤兰 .
华北农学报, 2002, (01) :60-63
[8]  
张丽.花椰菜与黑芥非对称体细胞杂种的获得与鉴定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
[9]   RGA- and RAPD-derived SCAR markers for a Brassica B-genome introgression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blackleg in oilseed rape [J].
Saal, B ;
Struss, D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5, 111 (02) :281-290
[10]  
Z. Y. Piao,Y. Q. Deng,S. R. Choi,Y. J. Park,Y. P. Lim.SCAR and CAPS mapping of CRb , a gene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in Chinese cabbage ( Brassica rapa ssp. pekinensis )[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