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海盆地上第三系莺-黄组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被引:14
作者
朱岳年
机构
[1] 石油大学 山东东营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花岗岩系热脱气作用; 碳酸盐矿物热分解作用; 莺歌海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莺歌海盆地是一个新生代形成的富含天然气的沉积盆地,其上第三系及第四系下部沉积岩系中发育有大面积连片成带的泥拱背斜构造。上第三系莺-黄组是浅埋的最主要天然气储集层,所产气体普遍含有CO2,有一部分气井产高浓度的CO2。高浓度CO2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央泥拱构造带。分析了莺-黄组所产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并考虑到南中国海地区在新生代分别经历了4期明显的火山作用、热作用和裂谷作用,莺歌海周边地区广泛发育有中酸性火山岩系,盆地中央上第三系和第四系下部发育有大面积的高温高压泥拱,盆地第三系海相沉积岩系中普遍含有碳酸盐矿物,莺-黄组中下部及梅山组中钙质含量>10%,中央泥拱带具有高地温(>4℃/100)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认为莺歌海盆地的莺-黄组中CO2是中中新世和第四纪初期由盆地基底花岗岩系热脱气作用和2000~5000m及其以下第三系沉积岩系中的碳酸盐矿物热分解作用或低温水解作用联合贡献的,CO2的贡献量分别为15%~100%和0~85%。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莺歌海盆地的CO2天然气的初步研究 [J].
何家雄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5, (03) :1-12
[2]   莺歌海盆地的泥拱构造 [J].
熊斌辉 ;
乔复厚 ;
孟晓光 ;
李维新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4, (04) :23-31
[3]   吉林海沟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成矿规律研究 [J].
刘裕庆 .
矿床地质, 1991, (02) :131-142
[4]   房山花岗岩岩体氧氢碳的同位素研究 [J].
郑斯成 ;
黄福生 ;
姜常义 ;
郑淑惠 .
岩石学报, 1987, (03) :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