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夏季下垫面植被变化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2
作者
赵林 [1 ,2 ]
陈玉春 [1 ]
吕世华 [1 ]
李锁锁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 RAMS; 植被变化;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30.020
中图分类号
P461.7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尺度区域大气模式RAMS对青藏高原下垫面植被变化的气候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气候效应在对流层高层(300hPa)有很好的体现,高原植被的变化后所引起的加热和降温效应在地表和高空表现不一致,且在流场上表现出的气旋性差值(反气旋性差值)会加强对流层高层南亚高压(低层西南低涡系统),从而可能会影响长江流域的降水。
引用
收藏
页码:17067 / 17070+17084 +170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藏北高寒退化草地植被恢复过程的障碍因子初探 [J].
杨富裕 ;
张蕴薇 ;
苗彦军 ;
魏学红 .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04) :17-20
[2]   1998年夏季西南低涡活动与长江上游暴雨 [J].
陈忠明 ;
徐茂良 ;
闵文彬 ;
缪强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02) :162-167
[3]   青藏高原中西部下垫面对东亚大气环流季节转换影响的数值模拟 [J].
王兰宁 ;
郑庆林 ;
宋青丽 .
高原气象, 2003, (02) :179-184
[4]   青藏高原东缘草地生态系统动态定位监测与可持续发展要素研究 Ⅱ 高寒草甸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J].
赵忠 ;
王安禄 ;
马海生 ;
宋慧琴 .
草业科学, 2002, (06) :9-13
[5]   青藏高原大气-植被相互作用的模拟试验 Ⅰ.物理通量和参数 [J].
吕建华 ;
季劲钧 .
大气科学, 2002, (01) :111-126
[6]   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J].
张琼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1, (05) :569-577
[7]   青藏高原是我国气候变化启动区的新证据 [J].
冯松 ;
汤懋苍 ;
王冬梅 .
科学通报, 1998, (06) :633-636
[8]   青藏高原植被下垫面对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 [J].
周锁铨,陈万隆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5, (04) :536-542
[9]  
RAMS 2001: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 W. R. Cotton,R. A. Pielke Sr.,R. L. Walko,G. E. Liston,C. J. Tremback,H. Jiang,R. L. McAnelly,J. Y. Harrington,M. E. Nicholls,G. G. Carrio,J. P. McFadden.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 2003 (1-4)
[10]  
A comprehensive meteorological modeling system—RAMS[J] . R. A. Pielke,W. R. Cotton,R. L. Walko,C. J. Tremback,W. A. Lyons,L. D. Grasso,M. E. Nicholls,M. D. Moran,D. A. Wesley,T. J. Lee,J. H. Copeland.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 199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