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流域自然环境的对称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李长安
张玉芬
殷鸿福
杨巍然
黄长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长江中游流域; 对称性; 自然环境; 区域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长江中游流域的区域地貌、水系特征以及自然环境的演化过程 ,均表现为明显的轴对称特点 ,对称轴为南北向的幕阜山—罗霄山山脉。而分属于长江中游流域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域的湖南省和江西省两省的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具有相似的对称性。不仅表现为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呈轴对称分布 ,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 ,以及在省内所处的地位 ,也呈对称性。自然环境的对称分布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对称性发展有重要影响 ,从对称性观点出发 ,武汉、长沙、南昌三个大城市正好位于对称三角形的顶点 ,可构成中国中部的经济金三角 ,其形成和发展对中部崛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湖南、江西两省自然环境的对称性 ,决定了两省经济发展的可比性 ,两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应互相参考、互相借鉴 ,共谋发展战略。长江中游自然环境的对称性是由区域地质构造和构造运动控制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10 / 3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城市的对称分布 [J].
叶大年 ;
赫伟 ;
徐文东 ;
李哲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7) :608-616
[2]   桐柏—大别山掀斜隆升对长江中游环境的影响 [J].
李长安 .
地球科学, 1998, (06) :3-5
[3]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钱正英, 2001
[4]  
长江中游环境演化与防洪对策[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李长安等著, 2001
[5]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 商务印书馆 , (德)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Christaller)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