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认知的空间关联模式——城市地名认知率的空间分析

被引:21
作者
王茂军 [1 ]
张学霞 [2 ]
霍婷婷 [1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认知率; 距离; 空间关联; 地名;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81 [地名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摘要
论文通过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在基于认知率和位置关系划分认知地点类型、街道类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北京城市地名认知率的空间差异性、基于地点—街道的空间认知关联模式,并得出三方面的结论。第一,北京城市空间认知差异性明显。从地点类型来看,城区南部中心城区和近郊区的认知率低且分布集中,东北部近郊区认知率低且离散性强,西部中心城区和近郊区认知率高且集中,东南中心城区认知率高且离散。从街道类型看,中心城区街道认知率高,外围街道认知率低,表现为中心—边缘结构。第二,各类型街道对23地点的认知率与距离之间表现为不同的结合型式,有近距离—低认知率型、近距离—高认知率型、中距离—中认知率型、远距离—低认知率型、远距离—高认知率型。不同结合型式中距离对认知率的影响因结合型式而异。第三,北京城市空间的认知曲线存在双峰,一峰表现为近距离、高认知率特征,具体位置随认知地点而异;另一峰表现为远距离、高认知率特征,主要是城市中心区认知地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243 / 125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手绘草图的北京居民认知地图变形及因素分析 [J].
申思 ;
薛露露 ;
刘瑜 .
地理学报, 2008, (06) :625-634
[2]   认知地图两种外部化方法的比较——以北京市为例 [J].
薛露露 ;
申思 ;
刘瑜 ;
田原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413-420
[3]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 [J].
孟斌 ;
王劲峰 ;
张文忠 ;
刘旭华 .
地理科学, 2005, (04) :11-18
[4]   2003年北京市SARS疫情空间相关性分析 [J].
武继磊 ;
王劲峰 ;
孟斌 ;
刘旭华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5, (01) :100-104
[5]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 [J].
吴玉鸣 ;
徐建华 .
地理科学, 2004, (06) :654-659
[6]   基于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 [J].
刘峰 ;
马金辉 ;
宋艳华 ;
李粉玲 ;
马交国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4, (06) :18-21
[7]   基于ESDA-GIS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 [J].
马晓冬 ;
马荣华 ;
徐建刚 .
地理学报, 2004, (06) :1048-1057
[8]   城市居民距离认知研究———以校园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的调查分析 [J].
陈基纯 ;
陈忠暖 ;
王枫 .
热带地理, 2004, (01) :60-64
[9]   我国省级人均GDP增量变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J].
梁艳平 ;
钟耳顺 ;
朱建军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9 (03) :355-359
[10]   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J].
陈斐 ;
杜道生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2, (04) :39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