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43
作者
江思宏
聂凤军
胡朋
刘妍
赖新荣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Pb-Sr-Nd同位素; 地球化学; 基性岩墙群; 藏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藏南江孜—哲古一带广泛分布有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产出的基性—中基性岩墙群,它们是新特提斯洋晚期发生大规模扩张的产物。本文对这些基性岩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和Pb-Sr-Nd同位素研究。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略为富集LREE,Eu的亏损不明显,表明岩浆结晶分异作用较弱;LILE的富集和HFSE的亏损均不明显,所有样品均以相对富集Ta、Ce和亏损La、Y和Yb为特点。铅同位素206Pb/204Pb比值和207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较小,分别为18.330~18.717和15.504~15.674;而208Pb/204Pb值和μ值相对变化较大,分别为37.664~39.156和9.296~9.931;初始87Sr/86Sr值变化范围较大,为0.7044~0.7105;岩石的εNd(t)值变化范围为-4.49~+6.77,绝大多数为正值。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藏南地区基性岩墙群可能是由来自亏损地幔源的岩浆与来自富集地幔源(EM)的岩浆混合的产物,其快速侵位造成岩浆分异作用较差,而岩浆的不均匀混合导致LILE富集与HFSE亏损均不明显,并产生较大的初始87Sr/86Sr比值变化范围。藏南基性岩墙群的研究结果表明了青藏高原地区复杂的地幔结构特征,这也为研究该区的地幔演化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聂凤军
    胡朋
    江思宏
    李振清
    刘妍
    周永章
    [J]. 地质学报, 2005, (03) : 373 - 385
  • [2] 洛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钟华明
    夏军
    童劲松
    鲁如魁
    李运怀
    徐生发
    [J]. 地质通报, 2004, (Z1) : 451 - 457
  • [3] 闽西晚中生代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研究
    张贵山
    温汉捷
    裘愉卓
    [J]. 地球化学, 2004, (03) : 243 - 253
  • [4] 西藏冈底斯中新世斑岩铜矿带:埃达克质斑岩成因与构造控制
    侯增谦
    高永丰
    孟祥金
    曲晓明
    黄卫
    [J]. 岩石学报, 2004, (02) : 239 - 248
  • [5] 黄陵地区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曾雯
    钟增球
    周汉文
    江麟生
    周忠友
    陈铁龙
    [J]. 地球科学, 2004, (01) : 31 - 38
  • [6] 青藏高原首批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地层工作若干进展点评
    梁定益
    [J]. 地质通报, 2004, (01) : 24 - 26
  • [7] 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中几个重大科学问题的思考
    潘桂棠
    王立全
    朱弟成
    [J]. 地质通报, 2004, (01) : 12 - 19
  • [8] 1∶25万地质填图进一步揭开了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的神秘面纱
    任纪舜
    肖黎薇
    [J]. 地质通报, 2004, (01) : 1 - 11
  • [9] 雅鲁藏布江北岸基性-超基性岩带的成因
    高永丰
    侯增谦
    魏瑞华
    蔡剑辉
    孟祥金
    黄卫
    [J]. 地质通报, 2003, (10) : 789 - 797
  • [10] 冀西北水泉沟杂岩体成因的Nd同位素证据
    江思宏
    聂凤军
    [J]. 地质论评, 2003, (04) : 355 -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