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中国农家经营模式的变动

被引:9
作者
彭南生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农户; 经营模式;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05.12.011
中图分类号
K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近代农家经营模式①的变动进行归类分析,认为“耕织结合”的传统模式主要呈现出四种变化:(1)以农业为主,以市场导向为目的的家庭手工业生产为辅;(2)以市场导向的手工业生产为主、以农业为辅;(3)纯农业经营户;(4)纯手工业经营户。从总体上看,前两种模式变动占据主导地位,纯粹的农业经营户和纯粹的手工业经营户在近代农村并不具有规模意义。因此,“农工结合”始终是近代农家最主要的经营模式。但是,结合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它既可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可能是面向市场的商品经济,关键取决于家庭手工业生产的性质。在“农工结合”的经营模式中,以市场导向为目的的家庭手工业,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即维生型与唯利型。站在农村工业化的角度看,唯利型的“农工结合”的经营模式是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但是,近代中国的农情决定了维生型的农工结合的经营模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近代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近代四川农村“耕织结合”的分离过程及其局限 [J].
谢放 .
近代史研究, 1990, (01) :98-108
[2]   中国近代手工业及其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的地位 [J].
汪敬虞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8, (01) :88-100
[3]  
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M].曹幸穗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4]  
浙江省手工造纸业.[M].袁代绪著;.科学出版社.1959,
[5]  
中国经济原论.[M].王亚南撰;.三联书店.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