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分子机制及中医药治疗探讨

被引:6
作者
陈少芳 [1 ]
彭孝纬 [2 ]
机构
[1]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
[2] 福建省立医院消化病研究所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分子机制; 中医药疗法;
D O I
10.13261/j.cnki.jfutcm.001796
中图分类号
R259.7 [];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正>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通常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因胃黏膜的损害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失衡,当对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大于防御因素时,溃疡就可能形成。中医药对溃疡病的诊治具有良好的疗效,消化性溃疡的病理损害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分子机制,笔者以此作为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切入点作一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CagA对幽门螺杆菌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IL-8水平的影响 [J].
严燕国 ;
詹文华 ;
赵刚 ;
马晋平 ;
蔡世荣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6, (04) :801-805
[2]   健胃愈疡颗粒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VEGFmRNA表达的影响 [J].
戴幸平 ;
李家邦 ;
吴贤玲 ;
周勇杰 ;
周兵 ;
蒋荣鑫 .
中国医师杂志, 2005, (07) :926-927
[3]   血清抗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抗体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J].
占强 ;
严洁 ;
朱晓红 ;
夏敏 ;
尤一萍 ;
杜虎 ;
张国强 ;
郭继忠 .
天津医药, 2004, (08) :477-478
[4]   健胃愈疡颗粒剂对乙酸诱导的大鼠胃溃疡愈合过程中TGF-β1表达的影响 [J].
周勇杰 ;
李家邦 ;
廖书胜 ;
杨冬花 ;
周兵 .
中国医师杂志, 2004, (06) :724-726
[5]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疾病胃蛋白酶原C的表达研究[J]. 宁佩芳,刘惠杰,袁媛.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05)
[6]   补肾方对老年人T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群转录的调控模式研究 [J].
沈自尹 ;
郭为民 ;
陈瑜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2, (04) :241-243
[7]   丹参对胃溃疡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和胃粘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 [J].
魏岳斌 ;
李国成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1, (04) :211-212
[8]   四黄调胃汤对幽门螺杆菌粘附的抑制作用 [J].
王芳 ;
危北海 ;
刘晋生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1, (02) :81-83
[9]   消溃灵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J].
李长军 ;
李国成 ;
高万良 ;
罗树星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1, (02) :71-73
[10]   生长抑素抑制酸分泌的机制研究 [J].
李晓波 ;
钱家鸣 ;
陈原稼 ;
陈元方 .
中华内科杂志, 2001, (04) :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