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强震区内外深部S波速度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9
作者
张学民
刁桂苓
夏乱保
武有文
束沛镒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2] 河北省地震局
[3] 中国科学院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所 安徽合肥
[4] 河北石家庄
[5] 北京
关键词
S波速度结构; 强震区; 低速层; 易震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5 [地震活动性、地震区域划分];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利用短周期记录的 S波记录反演了沙城老震区及其邻区共 3个台站下方的剪切波速度结构 ,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以前得到的邢台、唐山震区及其附近 5个台站的速度结构 ,发现强震区具有以下几个大致相同的构造特征 ,即 :(1 )地壳厚度低于周围台站 ;(2 ) S波低速层速度低于周围地区 ,高低速层差异大 ;(3 )具有较低的上地幔 S波速度 ;(4)强震往往发生在低速层上面的高速层内或高低速层交界面上 ;(5 )易震层往往是两个低速层夹持的高速层等 ,并对这种结构易于发震的机理给出了分析。总之强震的发生是与低速层紧密相关的 ,而剪切波对于反映低速体构造非常敏感 ,因此 S波速度结构研究对于揭示强震的深部构造背景 ,深入研究震源机制都是很有意义的。而且 ,强震区所共同具有的这种特征为我们今后强震危险区的划分和强震地点的预测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利用数字地震记录研究唐山震区台下的P、S波速度结构 [J].
张学民 ;
束沛镒 ;
刁桂苓 ;
夏乱保 ;
武有文 ;
李光 ;
王玉珍 ;
张学文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01) :10-17
[2]   1995年7月河北沙城地震群的震源断层 [J].
刁桂苓 ;
张四昌 ;
王培德 ;
高景春 ;
王俊国 .
中国地震, 1999, (03) :88-93
[3]   张北6.2级地震的孕育过程和前兆特征研究 [J].
陈绍绪 ;
蒋春花 ;
王宝坤 ;
张跃刚 ;
刘惠英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03) :1-9
[4]   张北6.2级地震发生在小震条带上 [J].
刁桂苓 ;
张四昌 ;
朱艾斓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03) :34-38
[5]   延怀盆地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宽频带地震台阵研究 [J].
刘启元 ;
李顺成 ;
沈扬 ;
陈九辉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06) :763-772+875
[6]   延庆─怀来地区地壳细结构──利用深地震反射剖面 [J].
张先康,王椿镛,刘国栋,宋建立,罗力雷,吴涛,吴建春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3) :356-364
[7]   由深源远震体波记录反演华北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J].
于利民,刁桂苓,李钦祖,束沛镒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03) :11-20
[8]   1720年河北沙城地震研究 [J].
蔡华昌,张四昌,胡占安,李祥春,孙香荣,金学申 .
地震地质, 1994, (04) :380-388
[9]   利用深源远震记录波形研究台站区域的介质结构 [J].
朱碚定 ;
李幼铭 .
地球物理学报, 1985, (01) :16-25
[10]   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的某些新进展(一) [J].
刘国栋 .
地震学刊, 1984, (01) :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