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之辨——兼论国有企业改革

被引:5
作者
程承坪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过渡时期; 国有企业改革;
D O I
10.16444/j.cnki.cn33-1228/d.2012.02.013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根据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从范畴学角度而言,公有制概念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概念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属概念,后是是前者的种概念,两者具有不同的内涵;过渡时期的公有制概念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概念同属公有制概念的平行种概念,它们不能划等号。我国处于过渡时期,而且是过渡时期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公有制不但不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也不同于过渡时期高级阶段的公有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有制也有根本的区别。国有企业的改革,一方面要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另一方面必须贯彻落实《宪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赋予劳动者参与国有企业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权利,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国有企业员工参与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 [J].
刘银国 .
经济学动态, 2010, (04) :56-59
[2]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解释力 [J].
智效和 .
当代经济研究, 2007, (06) :1-6+73
[3]   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与公有制概念翻译问题 [J].
王成稼 .
当代经济研究, 2006, (01) :40-45+73
[4]   不能笼统把国企看作公有制经济 [J].
刘福垣 .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3) :1-1
[5]   不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与方生同志商榷 [J].
卫兴华 .
理论前沿, 2000, (20) :15-16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 2001
[7]  
列宁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苏)列宁著, 1965
[8]  
哥达纲领批判[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著,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