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痛:双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26
作者
李宁 [1 ]
田丰玮 [2 ]
王成伟 [1 ]
喻鹏铭 [3 ]
周熙 [2 ]
文谦 [1 ]
乔秀兰 [2 ]
黄露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2] 重庆市中医院针灸科
[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电针; 推拿; 随机对照试验;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12.02.007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评价"针推双通治疗方案"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符合脑卒中后肩痛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和康复组。针推组给予规范化的电针与推拿治疗,即电针尺泽、曲泽、少海、肩髃、肩髎、肩井等主穴并配合传统按摩手法操作;康复组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PNF挤压稳定手法等康复方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主要疗效指标为肩部被动活动时疼痛面谱量化评级(AFS)和Fugl-Meyer上肢功能活动评定,次要疗效指标为改良Rankin修订量表(mRS)和治疗后偏瘫肩手综合征与偏瘫肩关节半脱位临床发生率。结果:针推组治疗后及随访12周,AFS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活动评定及mRS评定均较康复组改善明显(P<0.05,P<0.01)。尽管治疗后针推组偏瘫肩手综合征与偏瘫肩关节半脱位临床发生率与康复组治疗相当[3.55%(5/141)vs 8.45%(12/142),1.42%(2/141)vs 5.63%(8/142),均P>0.05],但数据提示针推组有优于康复组趋势。结论:针推双通治疗方案操作规范,治疗中风后肩痛有较好的疗效,且疗效优于康复综合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电针配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临床疗效观察 [J].
黄丽琴 .
中医药学报, 2010, 38 (04) :93-94
[2]   关节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 [J].
曾云华 ;
黄梅 ;
阮传亮 ;
周文强 ;
王培霞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 (08) :774-775
[3]   肩胛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肩痛的影响 [J].
刘旸 ;
翁浩 ;
刘先虎 ;
郭雪梅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 (07) :666-667
[4]   头针结合高电位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观察 [J].
唐强 ;
陈慧杰 ;
李雪静 .
针灸临床杂志, 2009, 25 (01) :19-20+59
[5]   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J].
任芸 ;
顾旭东 ;
姚云海 ;
顾敏 ;
傅建明 ;
尹汉逵 ;
俞志良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6, (07) :601-602
[6]   钩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疗效观察 [J].
裘小玲 ;
裘昊 ;
黄涌 ;
吴圣荣 ;
钱群 ;
求晓恩 .
上海针灸杂志, 2006, (07) :10-12
[7]   卒中登记研究中Barthel指数和改良的Rankin量表的适用性与相关性研究 [J].
张世洪 ;
吴波 ;
谈颂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4, (12) :871-874
[8]   偏瘫肩痛近10年国外研究回顾 [J].
李扬帆 ;
粟胜勇 ;
周恩华 ;
邓柏颖 .
上海针灸杂志, 2004, (05) :43-45
[10]  
瘫痪康复评定手册[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周维金,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