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

被引:633
作者
叶澜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 教学过程观; 个性化、创生性; 基质性、原初性元素; 学生资源; 多向互动; 动态生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 ,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 ,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 (对话、合作、沟通 )关系 ,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50 +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
    叶澜
    [J]. 教育研究, 2002, (05) : 3 - 7+16
  • [2] 教学模式[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美)BruceJoyce等著, 2002
  • [3]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石中英著, 2001
  • [4] 后现代课程观[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美)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 2000
  • [5] 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 山东教育出版社 , 高文主编, 1998
  • [6] 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M]. 福建教育出版社 , 瞿葆奎主编, 1998
  • [7] 教育概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叶澜著, 1991
  • [8] 新编教育学教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叶澜主编, 1991
  • [9] 民主主义与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美)杜威(Dewey, 1990
  • [10] 杜威教育论著选[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杜威(Dewey,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