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真菌对互花米草和芦苇氮磷吸收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李敏
陈琳
肖燕
甘琳
胡秋香
安树青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湿地生态研究所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丛枝菌根; 互花米草; 芦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是我国海滨盐沼的入侵植物,与土著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形成了广泛的竞争;已知丛枝菌根(AMF)对不同植物的生长存在差异性影响;但其对互花米草与芦苇之间的种间关系,是否对互花米草入侵芦苇群体产生作用值得探讨。研究对两物种进行了丛枝菌根接种处理,种植模式处理和盐度处理的三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盐度增加使得单种时芦苇、混种时互花米草的AMF侵染率显著下降(p<0.05),而混种时芦苇和单种时的互花米草AMF侵染率受盐度影响不显著(p>0.05)。混种时,两种植物的丛枝菌根形成均受对方影响,并且盐度升高使两种植物之间对AMF侵染率的影响发生变化,在淡水生境下混种时,芦苇的AMF侵染率比单种时降低40.5%,互花米草的AMF侵染率比单种时提高了86.9%,均差异显著(p<0.05);在低盐度下混种时芦苇的AMF侵染率比单种时降低24.7%,差异显著(p<0.05),而对互花米草的影响不显著;在高盐度下混种对芦苇的AMF侵染率影响不显著,而使互花米草的AMF侵染率显著降低,降低率比例达78.7%。在淡水生境下,丛枝菌根对芦苇和互花米草的N、P吸收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咸水生境下生长时芦苇的N、P含量主要受盐度的显著影响(p<0.05),随盐度增加而增加;虽然在咸水生境下丛枝菌根仍旧促进芦苇的N、P吸收,但其影响远小于盐度的影响,并且促进效果受到盐度的抑制;但互花米草的N、P含量不受盐度影响。由此可见,接种AMF对这两种植物的氮磷吸收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其作用大小与侵染程度有关,且受到盐度和种植模式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960 / 396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湿地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AMF)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J].
鄢金灼 ;
武发思 ;
冯虎元 .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04) :4836-4842
[2]   盐胁迫和AM真菌对生菜生长的效应 [J].
郑义艳 ;
冯固 .
土壤学报, 2006, (06) :966-971
[3]   芦苇与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光合特性比较 [J].
赵广琦 ;
张利权 ;
梁霞 .
生态学报, 2005, (07) :1604-1611
[4]   VA菌根真菌对植物养分吸收与传递的影响 [J].
曾曙才 ;
苏志尧 ;
陈北光 ;
俞元春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 (01) :72-75
[5]   VA菌根与植物的矿质营养 [J].
李晓林 ;
姚青 .
自然科学进展, 2000, (06) :46-53
[6]   VA菌根提高植物抗盐碱和抗重金属能力的研究进展 [J].
唐明 .
土壤, 1998, (05) :251-254
[7]   VA菌根共生的起源和进化 [J].
赵之伟 .
生态学杂志, 1998, (03) :38-42
[8]   VA菌根对植物耐旱、涝能力的影响 [J].
林先贵 ;
郝文英 ;
施亚琴 .
土壤, 1992, (03) :142-145
[9]  
Which role ca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play in the facilitation of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invasion in France?[J] . B. Fumanal,C. Plenchette,B. Chauvel,F. Bretagnolle.Mycorrhiza . 2006 (1)
[10]   Soil biota and invasive plants [J].
Reinhart, KO ;
Callaway, RM .
NEW PHYTOLOGIST, 2006, 170 (03) :44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