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秋季大气边界层结构与特征分析

被引:32
作者
张鑫 [1 ]
蔡旭晖 [1 ]
柴发合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风-温结构; 北京; 秋季;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6.042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00年9—10月北京市西部城、郊3个站点的探空资料,分析该地区秋季边界层高度的平均变化规律,探讨边界层内温度、风向、风速的廓线性质和结构特征,了解其时空变化和差异。结果表明,北京市秋季白天边界层最大高度平均约1km,夜间稳定层高度在200~400m之间。晴朗天气里,白天城区边界层温度高于郊区,反映出城市热岛的作用,夜间热岛现象不明显。较低的边界层高度和其顶部经常维持的强稳定层(强逆位温层)阻断上下层流动的关联,有利于近地面大气维持静稳状态和该季节雾、霾天气的出现。夜间约400m以下气层的流动大体分为3种形态,即整层小风型、低空急流型和贴地风速极大型。温度层结与夜间流动结构有密切对应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