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的研究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18
作者
高锦孝 [1 ]
高慧 [2 ]
刘燕 [1 ]
田涛 [1 ]
王静 [1 ]
机构
[1] 解放军第五医院检验科
[2] 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关键词
肝硬化;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2 [肝硬变];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正>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其病因较多,如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和肝炎后肝硬化,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多见,如乙肝病毒及丙肝病毒,或两者同时感染。肝硬化的发病基础是由于胶原和其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在肝内过量沉积,从而使肝纤维结节形成并破坏正常的肝脏结构,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而出现肝脏功能的衰退,甚至有演变为肝细胞癌的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TBA以及肝纤四项在肝病中的检测意义 [J].
许为民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04) :554-555
[2]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各型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J].
陆燕婷 ;
汪太松 ;
顾欣 .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 (06) :350-353
[3]   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J].
魏立 ;
张丽娟 ;
张跃新 .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9, 16 (04) :205-208
[4]   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指标的临床评价 [J].
范淑英 ;
赵素元 ;
杨忠礼 .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4, (01) :31-32
[5]   联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总胆汁酸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J].
陈瑞烈 ;
张惠娟 ;
方婵英 ;
方少鹏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1, (02) :95-96
[6]   血清Ⅲ型前胶原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评价─1199例测定结果分析 [J].
李伟道,欧晓娟,叶红军,田玉静,刘世煊,张培林,刘晋萍,唐路红 .
肝脏病杂志, 1995, (02) :77-79
[7]  
血清透明质酸在诊断肝硬化中的价值[J]. 张鲁榕,孔宪涛,张国治,李石,谢映华,耿培兰,许绍辉,薛利华.中华消化杂志. 199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