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不同证型与血液流变关系的探讨

被引:14
作者
吕芳芳
黄文
机构
[1] 山东济南武警山东总队医院内二科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气滞血瘀、气虚血瘀; 血液流变学;
D O I
10.16025/j.1674-1307.2004.06.003
中图分类号
R259.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常见的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型分别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 采用北京普利公司生产的LBY N6型血液流变仪 ,测量和计算出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 ,采用心血管功能仪测定微循环半更新时间、微循环平均滞留时间。结果 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型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气虚血瘀型 (P <0 .0 5~ 0 .0 1) ,气虚血瘀型微循环半更新时间、微循环平均滞留时间较气滞血瘀型显著延长 (P <0 .0 5 )。结论 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有着不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可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2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临床血液流变学.[M].廖福龙等主编;临床荟萃杂志社编译;.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87,
[2]   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患者病理生理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J].
刘家骏 ;
董文芳 ;
曹玉山 ;
安玉才 .
中医杂志, 1991, (09) :46-47
[3]   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J].
沈自尹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3, (02) :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