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山西期-下石盒子期盆地演化与天然气富集规律

被引:12
作者
林雄
徐小蓉
侯中健
田景春
陈洪德
李君文
刘文均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盆地演化;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天然气聚集; 鄂尔多斯盆地; 山西期; 下石盒子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盆地中天然气聚集与地质作用的研究认为,山西期-下石盒子期之所以成为鄂尔多斯上古生界主要产气层位,其地质因素与这一时期陆内盆地的扩张演化及其相应的沉积作用有关。这种关系表现在盆地处于下降时期,河流的垂向侵蚀作用大于侧向侵蚀,有充足的物源、有较大的可容空间,盆地的充填作用大于盆地扩张作用,易于形成良好的储层;而在超长周期层序的晚期,基准面旋回由上升向下降转化,也形成良好的储集砂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苏里格气田盒8段高分辨率层序结构特征 [J].
侯中健 ;
陈洪德 ;
田景春 ;
刘文均 ;
李君文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46-52
[2]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J].
郑荣才 ;
文华国 ;
梁西文 .
矿物岩石, 2002, (04) :66-74
[3]   美国层序地层研究中的新学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J].
邓宏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2) :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