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当代形貌:社会化理论的世纪挑战——人的主体性的新发展与以人为本的时代源泉

被引:23
作者
郑杭生 [1 ]
杨敏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2]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新型现代性; 人的主体性; 个人化; 新型社会化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38 [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们处在社会学创始以来又一个极为复杂的时期,现代性穿越了以往的束缚,追求更加自由、轻快和流畅的节奏,生活发生了持续的巨变。短暂的需要取代了对永恒的向往,流动变化比稳定持久更具有常态性,社会和集体的事业离开了传统航道,个人境遇也更为不确定和难以预见。这些再次提示我们:传统理论的基础并非想象中那样牢不可破,反观传统、审查经典、重建理论视野和思维轨道永远是必要的。这种“反向而行”的过程能够显露传统理论对人本身价值目标的忽略和背离。在当代, 人的主体性发展穿越了“个体化”、“个性化”阶段,迈进了“个人化”里程,这是当代个人对这个变迁时代的实践回应,也是现时代个人与以往时代个人的标志性区别。这种状况显示了,人是新型现代性和社会工程的主体,并通过这一过程施展才能、发挥创造性、型塑历史,实现自己的期待、享受自己的生活。这是蕴涵于我们时代自身的以人为本的源泉,也是人本型、创新型和未来型社会化理论的现实支撑。于是,如何型塑具有时代精神的精英和社会财富的继承者,托起我们民族的生存和希望,也就再次成为理论社会学与时代和实践的一个交汇点。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现代性过程中“个人”的创生与集体化 行走在自我创新前夜的“个人”
    郑杭生
    杨敏
    [J]. 社会, 2006, (02) : 1 - 17+205
  • [2] 孟德斯鸠与卢梭.[M].(法)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著;李鲁宁;赵立玮;付德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3] 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M].(英)布赖恩·特纳(BryanS.Turner)编;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4] 为社会学辩护.[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 [5] 后形而上学思想.[M].(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
  • [6] 社会分工论.[M].(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m)著;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 [7]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 [8]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 [9]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美]特纳(Torner;J·H) 著;吴曲辉等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