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抑制赤潮藻类生长的机制研究

被引:47
作者
刘洁生
陈芝兰
杨维东
陈伟峰
机构
[1] 暨南大学生物工程学系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赤潮; 凤眼莲; 塔玛亚历山大藻; N—苯基—2-萘胺;
D O I
10.13671/j.hjkxxb.2006.05.019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讨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抑制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生长的机制,筛选和发现新的、高效、低毒或无毒、能迅速控制赤潮生物生长的除藻剂.对比分析了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中不同物质的抑藻效果,探讨了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抑藻的主要化学基础通过考查主要抑藻物质对藻细胞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探讨其抑藻机理.结果表明,浓度高于5m·L-1以上的N—苯基—2-萘胺,3d后能保持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抑制率超过50%;浓度为70μL·L-1的亚油酸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抑制率约为40%;浓度为70μL·L-1的壬酸第3天可以达到85%的抑藻率,但随后藻密度有反弹.实验浓度范围内的亚油酸甘油酯和丙酰胺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N—苯基—2-萘胺后,藻体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有应激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N—苯基—2-萘胺可能是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中的主要抑藻物质;其可能通过自由基反应破坏藻细胞的结构,从而达到抑藻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15 / 8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入侵植物凤眼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雷
    李博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 735 - 752
  • [2] 植物化感作用控制天然水体中有害藻类的机理与应用
    李锋民
    胡洪营
    [J]. 给水排水, 2004, (02) : 1 - 4
  • [3] 水葫芦繁殖过度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吴丹
    望志方
    冯利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1, (S2) : 35 - 37
  • [4] 凤眼莲根系分泌物对栅藻结构及代谢的影响
    唐萍
    吴国荣
    陆长梅
    周长芳
    魏锦诚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3) : 355 - 359
  • [5] 关于N-苯基-萘胺的光分解过程
    孙健
    陈德文
    张小东
    张启元
    [J]. 波谱学杂志, 1998, (03) : 16 - 21
  • [6] 凤眼莲根系中抑藻物质分离与鉴定
    杨善元
    俞子文
    孙文浩
    赵秉文
    余叔文
    吴厚铭
    黄胜余
    周惠强
    马侃
    劳霞飞
    [J]. 植物生理学报, 1992, (04) : 399 -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