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张富厚
王黎明
郑跃进
马占强
韦淑亚
机构
[1]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亚有限大豆; 种植密度; 性状; 相关性;
D O I
10.15933/j.cnki.1004-3268.2006.12.015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生育期受密度的影响不大。在植物学性状方面,密度与株高、底荚高度和节间长度之间为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秆重和茎粗之间为负相关;随着密度增加,株高、底荚高度和节间长度增加,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秆重和茎粗减小。在经济性状方面,密度与每荚粒数、百粒重、产量之间为正相关,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之间为负相关;随密度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逐渐减少,而百粒重略有增加,每荚粒数变化不大,群体产量呈增加趋势。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亚有限大豆表现出较高的耐密植生产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5+50 +5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半干旱地区不同品种大豆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J].
丁希武 ;
杜吉到 ;
冯乃杰 ;
张玉先 ;
梁喜龙 ;
郑殿锋 .
杂粮作物, 2006, (02) :110-111
[2]   密度对超高产春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J].
翟云龙 ;
章建新 ;
薛丽华 ;
李宁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2) :109-111
[3]   商豆1099不同密度、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卢广远 ;
郝瑞莲 ;
谢幸华 ;
江红英 .
大豆通报, 2005, (01) :10-12
[4]   不同种植密度对平豆一号产量及其成产因素的影响 [J].
杨宛玉 ;
常鸿杰 ;
余丛文 ;
赵紫鹏 ;
李金梁 ;
余金瑞 .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08) :24-25
[5]   大豆品种田间边际效应初探 [J].
张富厚 ;
郑跃进 ;
申林江 .
河南农业科学, 2001, (04) :12-14
[6]  
河南大豆改良种质.[M].李卫东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