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地现今水平形变状况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34
作者
陈小斌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GPS速度场; 中国陆地; 水平形变场; 克里金插值; 形函数; 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933个GPS测点速度场数据,利用普通克里金插值和形函数求导原则获得球坐标下中国陆地的应变率场.通过对所获得应变率场及前人结果的对比研究,发现中国陆地内部连续形变和块体运动变形模式均有存在.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的变形以连续变形为主要特征,构造变形广泛分布于全区域;华南、准噶尔、塔里木、鄂尔多斯、东北等地块内部变形较弱,变形主要发生在块体边缘的断裂带上,表现为较为典型的块体运动的变形模式;其他如阴山-燕山地块、华北平原地块、鲁东-黄海地块等则介于两者之间.此外,还发现中国陆地自西南向东北存在三条较为明显的北西向的膨胀条带.这些结果表明,印度板块的北北东向的推挤是中国陆地内部形变的主要推动力,其不仅造成了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地壳的水平缩短和垂向增厚,同时还引起了物质的放射式挤出.这些挤出的物质,一部分推动着其他块体的"逃逸",在周围环境的联合作用下,造成中国西部的汇聚压缩和中国东部广泛分布的引张环境和局部复杂的变形状况,另一部分则沿着川滇地块和滇南地块,在华南地块和青藏高原之间挤出一条通道,往东南方面流向缅甸山弧,填补那里因板块俯冲的弧后拉张所造成的物质空缺.
引用
收藏
页码:1056 / 10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Crustal motion of Chinese mainland monitored by GPS.[J].Wenyao Zhu;Xiaoya Wang;Zongyi Cheng;Yongqin Xiong;Qiang Zhang;Shuhua Ye;Zongjin Ma;Junyong Chen;Houze Xu;Ziqing Wei;Xi’an Lai;Jingnan Liu;Biaoren Jin;Jinwei Ren;Qi Wang.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2000, 4
[2]  
THE PLATE TECTONIC APPROXIMATION: Plate Nonrigidity; Diffuse Plate Boundaries; and Global Plate Reconstructions.[J].Richard G. Gordon.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1998,
[3]  
克里金地质绘图技术.[M].王家华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4]  
电磁场有限元方法.[M].(美)金建铭著;王建国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5]  
地质统计学及其应用.[M].孙洪泉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
[6]  
断块构造导论.[M].张文佑 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
[7]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的最新观测结果 [J].
牛之俊 ;
王敏 ;
孙汉荣 ;
孙建中 ;
游新兆 ;
甘卫军 ;
薛贵江 ;
郝晋新 ;
辛少华 ;
王永清 ;
王永祥 ;
李柏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5, (08) :839-840
[8]   中国现今地壳运动GPS速度场的连续变形分析 [J].
杨少敏 ;
王琪 ;
游新兆 .
地震学报, 2005, (02) :128-138+237
[9]   西藏高原西、中、东的分段性及其意义 [J].
张进 ;
马宗晋 .
地质学报, 2004, (02) :218-227+290
[10]   青藏高原地壳水平差异运动的GPS观测研究 [J].
甘卫军 ;
沈正康 ;
张培震 ;
任金卫 ;
万永革 ;
周德敏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4, (01) :29-35